1)第105节 文介入值_清山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正月十八日,各部开衙,军机处也开始正式入值。自从咸丰八年九月以后,一个亲王,一个大学士被贬被杀,弄得这个朝中第一枢廷之地,居然变得冷清了下来。

  这还不算,军机处一满三汉,载垣不提,只是以旗人王公之尊领班,平日伴食而已;剩下的三个人,表面上一团和气,暗中却是互不相容,尤其是以孙瑞珍和翁心存各自领袖南北,双峰对峙,越演越烈。不过彼此一朝为臣,皇帝于这种事情早年有过上谕,总算还是维持着彼此的脸面,到上一年的年底,终于因为一件事情而表面化了。

  事情的起因是在咸丰八年的十月间,照例是京中各部‘京察’之期,其中由吏部改调刑部任职郎中的翁同书京察为一等。

  这件事给了孙瑞珍以可乘之机,邸抄发出之后,他请袁甲三、李鸿藻过府,商议了数个时辰之久,到了第三天,两个人分别上了一份奏折,以《大臣子弟不宜破格保荐》为名,弹劾翁同书的京察一等所来不正。

  袁甲三认为,翁同书京察一等,非例所有,折子中详细列举了刑部京察的种种规制,说刑部京察,向以律例管提调、秋审处坐办列入一等(也就是俗称的八大圣人),如提调坐办中有主事,则取各司正途出身掌稿郎中或员外郎补其数。从未闻不提调、不坐办,不正途而得京察一等者,有之,则‘自军机大臣翁心存之子翁同书始。’

  接下来他引用乾隆年间刘统勋疏请裁抑大学士张廷玉亲族的故事,以为刘统勋防微杜渐,不独‘为国家保其法,亦为张廷玉保其名’,又说,‘翁心存诚非贤者则已,诚贤则奈何使天下之奔竞夤缘者,援其子弟之事以为口实哉’?最后建议将翁同书的京察一等‘饬部更正’,也就是取消。

  就事论事而言,这番话说得不为无理,只不过,这份折子所攻讦的对象,并不是赵光、郑敦谨等刑部堂官,而是借此事,打击曾国藩和翁心存。翁同书是翁心存之子,而刑部是曾国藩所管的,这样的折子上达天听,自然引发了很剧烈的动荡。

  皇帝拿到折子,认真的想了想,大约能够猜出内中的一番意图。军机处接连去了两员重臣,开年之后自然要增补一二员,朝中已经开始出现了皇帝‘重汉抑满’的流言。所以其中一个,是一定要补一名旗人的,而另外一个汉人的人选,就有点麻烦了。

  若是再补充进一个南地的汉缺官员,孙瑞珍受不得数面而来的夹击,必有辞去之意——这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。其实,就是没有袁甲三和李鸿章所上的这样一份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弹劾,内在含义却是在提醒自己的折子,他的心中也不会再挑选一名南地汉臣了。

  能够入值军机处的重臣人选不会很多,户部一个阎敬铭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oitx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